焦大米的功效與作用
兒子一歲的時候得了秋季腹瀉,當時我就給他做了焦米湯。選擇超市里面的免淘洗大米,也可以淘洗后晾干,不要帶有水分就行,然后放進干鐵鍋里,用小火慢慢反復翻炒,直到米粒變成焦黃色,而且有一種焦香味兒,仔細看米粒都開了花,就可以用了。
大米被炒焦后,放涼就可以給寶寶做焦米湯,可以止瀉幫助消化。因為大米變成焦米后。淀粉發生了變性,成為了活性炭,有著吸附作用,對于腹瀉的寶寶,可以幫助吸附腸道內的有害物質。
對于一些胃口不好,容易積食的寶寶也可以用焦米來熬點粥,可以幫助消化,還可以健壯脾胃。單單泡水喝,沒有熬焦米粥來的效果更好一些,除了喝湯,還可以把里面的焦米一起吃掉。
需要注意的是,焦米做好后,最好放涼后立刻密封存放,以免受潮變味。而且如果有條件的話,最好別一次做很多,可以現做現用,這樣效果更好,口感也更好一些。
焦米的功效與作用
焦米的功效與作用
焦米具有生津止渴、健脾養胃的功效,還有消暑降溫、促進消化等作用。
焦米是指將大米炒成焦黃色。中醫認為,大米性平,味甘,無毒;歸脾、胃、肺經。具有健脾和胃,補中益氣,除煩渴,止瀉痢,長肌肉,壯筋骨等功效。將大米炒黃之后的焦米能促進新陳代謝、保護脾胃。
此外,焦米茶還可用來減肥,夏季還可消暑降溫,嬰幼兒服用焦米粥可以緩解腹瀉。焦米還有一定的祛濕功能,能夠凈化身體,預防皮炎濕疹等。焦米可與白術、黃芪、山藥等一同食用,可以有效緩解氣血不足、倦怠乏力等情況。
把大米炒焦泡水喝,為什么有的人喝完會出現渾身發熱的癥狀
大米我們一般都是用來煮飯或者煮粥,但是在我們的印象之中,還有炒大米。記得以前小的時候,每一年臨近過年前家里都會炒大米,做米餅,而我們這些小孩子總會在炒大米的時候偷吃,又香又脆,但是每次吃得太多的時候中會上火。
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題主問的“為什么吃了炒焦的大米之后會渾身發熱”呢?這其實是熱氣上火的癥狀,本身身體里面就有熱,吃了這么熱氣的食物,自然就雪上加霜了。
我們知道,大米在炒的過程中會不斷的吸收熱量,炒焦之后,大米的性味也會發生改變。原本性味甘、平,經過大火的炒制之后,就變成了溫性,特別是炒焦之后,原本的性味都已經徹底改變了,里面的淀粉都已經開始碳化,有點像活性炭一樣。
那么炒焦的大米到底有哪些功效呢?
中醫認為,大米經過炒制以后,性味偏于溫熱,就具有溫中散寒、止瀉、健脾胃的作用。所以特別適合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積食或者腹瀉。特別是那些是由于脾胃虛寒或者寒濕困脾所致的腹痛、腹瀉、嘔吐等消化不良的情況,服用焦米湯之后都有比較好的療效。
我們都應該聽講過對治療積食比較好的“焦三仙”,都是需要炒制之后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,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所以,當我們吃了炒焦的大米或者焦米湯,就可以溫暖我們的脾胃,還能夠祛除我們腸道中的濕氣,可以健脾、祛濕止瀉。
但是如果我們的身體存在濕熱而不是寒濕的話,那么就會容易上火,甚至會出現渾身發熱難受的情況。所以,如果是因為大腸濕熱或者是脾胃濕熱所致的嘔吐、腹瀉、腹痛等情況,如果服食用了焦米或者焦米湯,就可能會出現咽痛、牙痛、大便秘結等上火的癥狀。
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區分腹瀉是由寒濕引起的還是由濕熱引起的,到底適不適合飲焦米湯來止瀉呢?其實很簡單,一個通過看舌頭的舌苔是不是比較黃,一個通過看拉肚子時肛門是不是有灼熱感。如果是的話,那么就是濕熱,這個時候就不適合飲焦米湯了。